兴废每不测释义


【兴废】,兴亡。《汉书·匡衡传》:“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唐温庭筠《开圣寺》诗:“犹有南朝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陈毅《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史白,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每】《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正韻》莫賄切,音浼。《增韻》常也,各也,凡也。《三蒼》曰:每,非一定之辭。《詩·小雅》每懷靡及。《莊子·外物篇》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郭象註》事不遠本,故其功每成。又雖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詩·小雅》每有良朋。《箋》言雖有良朋也。又貪也。《前漢·賈誼傳》衆庶每生。《註》孟康曰:每,貪也。《敘傳》致死爲福,每生作旤。又姓。每當時,漢人。見《印藪》。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數也。一曰田美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註》每有枚

【不测】1.难以意料;不可知。《易·繫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王弼注:“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詰者也。”南朝陈徐陵《与章司空昭达书》:“存亡不测,悬怀饮泪。”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犹高山深林鉅谷,龙虎变化不测。”清冯桂芬《关帝觉世真经阐化编印》:“大抵圣人之施教有常,而神与佛之施教不测。”鲁迅《南腔北调集·捣鬼心传》:“不测的威棱使人萎伤,不测的妙法使人希望。”2.料想不到的事情。多指祸患。《新唐书·奸臣传下·玄晖》:“帝自出关,畏不测,常默坐流涕。”《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四韵贽见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