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注音:yīn dì zhì yí】

【释义】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71、精确农业要求对田块进行网格划分和命名,以便因地制宜地收集田间状态信息和实施变量投入。
72、管理是不能一刀切的,它没有一般的原则。法律是不变的,但是风尚、土地、智力却并不如此;管理既然是一种实施法律但不伤害利益的艺术,做什么事都要因地制宜。巴尔扎克
73、南岳衡山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生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优越,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4、因地制宜开展中幼龄林抚育、森林改造培育,提高森林质量。
75、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
76、对此,因地制宜地设计采用抗剪键、置换混凝土垫块加锚筋,设置深孔固结灌浆加钢筋网等措施,施工简单,投资节省。
77、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厚此薄彼,而应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有所取舍。
78、台东县各乡市镇情况不同,应该要因地制宜的融入不同的需求进行配套方案。
79、江南水乡湖泽众多,缺乏优良的筑路材料,因地制宜地利用高塑性粘土进行二灰土施工解决了这一难题。
80、要走“大农业”的路子,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

造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