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注音:yīn dì zhì yí】

【释义】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61、以秦皇岛市为例,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应市域生态区划的命名系统和指标体系。
62、结合三山岛金矿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研究应用了以回风侧为主的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模式。
63、清代中期以来,巴县官府在把中央定制应用于地方实际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因地制宜的牙行制度。
64、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解决甘谷县协调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关系( 因地制宜造句),使物质生产和人口自身生产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65、摘要农业区划,它为指导人们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66、对此,国家卫生部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药房,以解决民众就医难的问题。
67、城市避震减灾公园园林要素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对公园避难防灾功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也是公园发挥平灾功能的基础。
68、根据佳木斯市郊区灌溉现状、工程情况,分析了灌区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69、基于此,从气候生态适应性角度出发,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营造三北地区防护林的建议。
70、政府支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是“焦作模式”和“栾川模式”得以成功的经验。

造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