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注音:yīn dì zhì yí】

【释义】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01、他说,“农业部门要积极推广节水型耕作法等科学耕作方式,圆满保障农用物资,因地制宜进行生产组织和指导,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超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
102、但是,切记一点,销售是活的,你不能照搬我这手稿上的内容,否则可能会成为那纸上谈兵的赵括,销售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甚至是因物因人制宜。
103、按照“因地制宜、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思路,在完善提升示范园基础上,发展林粮间作示范区7处,总面积达2000亩。
104、二是抓效益,紧盯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105、印度自古以来盛产各种香料,当地人因地制宜地将丁香、小茴香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许多香料精心调配熬制,做成地道的印度咖喱。
106、设置交通标志应因地制宜,不死搬教条,做到一目了然,简单实用,确保符合科学、合理的标准。
107、空秆、倒伏具有普遍原因,又有不同年份不同情况的特殊原因,因此要因地制宜预防。
108、衡水市故城县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天上水”,有效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见实效。
109、但实际建设又因地制宜,比如引入所谓风水,以及建造时要负阴抱阳等。
110、一楼;乡思?二楼;名者?三楼;料理?四楼;火锅?五楼;因地制宜?还是六楼的露天烧烤?“什么,这些都可以。

造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