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注音:yīn dì zhì yí】

【释义】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91、2006年,桑日县白堆乡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发展藏药材、糌粑加工,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
92、油菜冬季保苗,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中耕培土、盖草保护、灌防冻水、冻后管理、重施腊肥、喷叶面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抽薹等措施。
93、而我呢?从来不敢有这种底气,我坚持认为,在中国做事情,不但要和权力结合,还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要把资本市场的普遍规律和具体项目的实际相结合。
94、吴金印没有退却,将平面坝改成拱形坝,又因地制宜采用圈洞造田、闸沟造田等多种方法,终于经受住洪水考验,梯田里结出了金灿灿的果实。
95、因地制宜大手笔,富民强国勤筹议。
96、‘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讲,做什么事情都要因地制宜
97、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
98、临沧市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优茶园、蔗园、烤烟等产业,走上规模化种植和养殖的发展道路。
99、中国仍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这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推进,不可一刀切、操之过急,更不能照搬照套国外一些城市化“样本”。
100、徐建寅到天津后,殚思极虑,因地制宜,参照龙华火药厂的“铅房法”。

造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