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文〕錱《唐韻》陟鄰切《集韻》知鄰切,音眞。《說文》寶也。《玉篇》貴也,美也,重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盧諶詩》不待卞和顯,自爲命世珍。又瑞也。《詩·周頌·將受厥明傳》我周家大受其光明,謂爲珍瑞,天下所休慶也。又《爾雅·釋詁》珍,獻也。又奇也。《書·旅獒》珍禽奇獸,不育于國。《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食必坐二子於其側而食之,有珍怪之食。《註》珍怪,猶奇異也。又《正字通》食之美者亦曰珍。《禮·王制》八十常珍。《註》常食皆珍味也。《又》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註》九十者,專指有爵者,
【怪丽】。《后汉书·西南夷传论》:“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瑋寳,莫不呈表怪丽,雕被宫幄焉。”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高子勉》:“《雪浪斋日记》云:‘沙软緑头相并鸭,水深红尾自跳鱼。’此高子勉诗,怪丽之甚。”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方丈见白云縹緲如帷幔数十幅,自文殊殿东南来,奔马莫能追。其间树彩厓姿,披露闪鑠,怪丽甚。”清龚自珍《语录》:“﹝《大戴礼记》﹞《主言》、《四代》及《曾子》十篇中,间多精语可采,而间有怪丽之词,非‘六经’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