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余去聲。《說文》稱也。《玉篇》聲美也。《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譽。《註》譽者,過美之名。《詩·周頌》以永終譽。《箋》聲美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莊子·盜跖篇》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又《禮·祭統孔疏》援神契云:大夫之孝曰譽。又星名。《晉書·天文志》瑞星,三曰含譽。又姓。平原大守譽粹。見《晉書》。又《諡法》狀古述今曰譽。又通作豫。《詩·小雅》是以有譽處兮。《傳》譽,善聲也。處,安樂也。蘇氏曰:譽、豫通。凡詩之譽,皆言樂也。又《韻會小補》通作與。《禮
【嫫母】亦作“嫫姆”。传说为黄帝第四妃,貌甚丑。《荀子·赋》:“閭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杨倞注:“嫫母,丑女,黄帝时人。”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嫫姆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唐于濆《苦辛吟》:“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梁启超《新民说》第十一节:“披綺罗於嫫母,祇增其丑;施金鞍於駑駘,祇重其负。”
【艳】《類篇》與豔同。詳豆部豔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