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屏斜映小腰身释义


【背】《唐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昧切,音輩。《說文》也。从肉北聲。《韻會》身北曰背。《玉篇》背脊。《正字通》身之隂也。《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易·艮卦》艮其背。《註》背者,無見之物也。又手背。《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又壽也。《爾雅·釋詁》背,壽也。《詩·大雅》黃耉台背。又《魯頌》黃髮台背。《傳》台背,皆壽徵也。又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背形如背字也。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又《玉篇》堂北曰背。《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背,北堂

【屏】《正字通》俗屛字。

【斜】《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映】《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又《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又《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不明也。

【腰身】人体的腰部。唐段成式《戏高侍御》诗之四:“自等腰身尺六彊,两重危鬢尽釵长。”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拜了呵再不着榆木枷压项筋,粗铁锁束腰身。”2.身段;体态。南朝宋鲍照《学古》诗:“嬛緜好眉目,闲丽美腰身。”唐韩愈《辞唱歌》:“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3.指衣服腰部的尺寸。何士光《故乡事》:“他却总是穿一件很旧的、腰身过于宽大的中山服。”4.指动物或物体的当中部分。清吴伟业《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佽飞著翅逞腰身,玉砌轩鬐试一鸣。”侯金镜《漫游小五台·神游》:“我知道小五台是距离北京最近的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