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不蓄之穴-痣相图解

不蓄之穴



  又称腐骨之藏。指有势无形,无以聚气之地。堪舆家认为,龙脉自千里之外发迹,奔腾而来,势止时,形会局合,龙虎抱卫,前有遮拦之水,后有拱托之山。即或平洋之地,也多盘旋砂水。钩夹回环。聚气钟灵,如身怀万宝而歇息,宛宛之中,如有所蓄积。《葬经》所谓:“外气横形,内气止生。”即指此。势来形止,是生气充盈之地,劈之则吉,而如果生气之行乎地中,无形止聚,无水关栏.则生气散佚,是为不蓄。《葬经》云:“千尺之势,宛耍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注曰:“千尺言来势之远也,宛委者,宛转委曲而驯頫;顿息者,顿挫止息而融结也。若阴阳不交,界合不明,外无横水以拦裁,则土中之生气散漫而无收拾矣。”徐善继《人子须知·穴忌》:“阴阳不交,界合不明,生气散漫而无蓄聚,谓之不蓄。”阴阳者,生气行于地中为阴,溢于水表为阳。不蓄之穴,生气无聚,人无以乘,不得感应而福及子孙,适足以腐骨而已,故又调之腐骨之藏也。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晋·卫铄
鹤市道人
(西汉)刘向;(清)郝懿行撰
清·黄元御
宋·徐锴
宋·太平老人
淡新凤三县简明总括图册
清·骆云
汉·赵岐
战国·司马穰苴
嵇康
清·沈三白
汉·晁错
清·陆宗舆
孟森
清·谷应泰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