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平交之穴-痣相图解

平交之穴


  平支,平地支龙;乎支之穴,生气融聚于平地的龙穴。一般认为,生气乘风则散,但平支之穴,生气自下而升,隐于地中,故不畏风吹。穴地不以宽旷坦夷为嫌,只须有水环绕,凝聚生气使不散通即可。《葬经》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注曰:“平支之地虽若无蔽,但得横水拦载,何嫌宽旷。”相反平洋龙聚气之处,往往而在平夷之地。《莽经》云:“支垅之止,干夷如掌。”注曰:“支垅葬法虽有不同,然走止处悉皆如掌之平。倒杖口诀曰:断续续断,气受于坦,起伏伏起,气受于平。李淳风曰:来不来,坦中裁,住不住,平中取。”徐替继《人子须知·龙法》:“平中一突.铺毡履席。《葬书》所谓‘隐隐隆隆,吉在其中’是也。”平洋吉穴之处,虽因生气上扬而微突,但如毡席般平展。又平支之穴属阳,生气上扬,宜浅葬,以获其上浮之气。《葬经》曰:“故蔵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注曰:“平支之地,阳之象也,气在外弱柔而浮上,故言坦夷当浅葬。”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好古主人
明·王大纶
(清)汪楫 編輯
郭戈
金·王处一
明·吴麟徵
(清)石玉昆
清·孙奇逢
(宋)佚名
清·汪道鼎
(宋)范坰、林禹
明·王余佑
唐·唐临
清·陈忱
(清)吴广成
李弥逊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