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
【朝暾】初升的太阳。亦指早晨的阳光。《隋书·音乐志下》:“扶木上朝暾,嵫山沉暮景。”唐孟郊《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诗:“明明三飞鸞,照物如朝暾。”明刘基《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钟山烛龙在其北,两眼燁煜如朝暾。”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郭沫若《晨兴》诗:“月光一样的朝暾,照透了这蓊郁着的森林。”
【浴】《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說文》洒身也。《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註》浴用湯。又借爲潔治意。《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又《夏小正》十月黑鳥浴。黑鳥,烏也。浴謂乍上乍下也。又水名。《山海經》泰冒之山,浴水出焉。又隂山,濁浴水出焉。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又《韻補》叶欲屑切,音悅。《蘇軾·月硯銘》其受水者哉生明,而運墨者旁死魄。忽雲之霮,觀玉兔之沐浴。 《集韻》或作。
【虞渊】亦称“虞泉”。传说为日没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虞渊,鸿濛沆茫,碣以崇山。”《晋书·束晳传》:“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唐柳宗元《杂曲歌辞》之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崑崙。”郭沫若《赠日本友人》诗:“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虞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