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呼嗤镆铘释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呼嗤】“呼哧”。象声词。多形容哭声、气喘声等。《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大家问他回电怎么説,他并不回言,只是呼嗤呼嗤的哭。”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村长散披着黑羊皮袄,也是跑的呼哧呼哧。”杨朔《秘密列车》:“﹝火车﹞一边往上爬,一边呼嗤呼嗤地干喘。”典

【镆铘】亦作“鏌邪”。亦作“鏌釾”。即莫邪。剑、戟之属。常指利剑。或谓春秋吴莫邪善铸剑,故称。《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成玄英疏:“鏌鋣,古之良剑名也。昔吴人干将为吴王造剑,妻名鏌鋣,因名雄剑曰干将,雌剑曰鏌鋣。”唐杨宇《赠舍弟》诗:“袖里鏌鋣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閒休。”碧野《江汉行·纪南故城》:“这是干将?这是鏌鋣?这宝剑使人想起古代英雄为国征战的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