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如随和释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爱】〔古文〕《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同。仁之發也。从心旡聲。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又姓。宋刺史愛申。又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

【随和】1.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寳。”张守节正义:“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寳也。”《楚辞·王褒〈九怀·陶壅〉》:“瓦砾进寳兮,损弃随和。”洪兴祖补注:“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后用来比喻高洁的才德。《汉书·司马迁传》:“若僕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唐罗隐《酬寄右司李员外》诗:“犹把随和向泥滓,应怜疏散任天真。”2.顺从;谦和。《红楼梦》第三回:“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随和些,接了茶。”《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周老爷一帮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