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說文》祝,祭主贊詞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又屬也。《詩·鄘風》素絲祝之。《箋》祝,當作屬。屬,著也。《毛傳》訓織也。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又斷也。《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又丁寧也,請求之辭。又國名。《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又姓。《
【鸣天鼓】道教养身所用的一种扣齿法。唐李白《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飇欻腾双龙。”王琦注:“《云笈七籤》:《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曰:扣齿之法,左相扣名曰打天鐘,右相扣名曰槌天磬,中央上下相扣名曰鸣天鼓……以正中四齿相扣,闭口缓颊,使声虚而深响也。”参见“天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