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言】。言,助词。《诗·小雅·瓠叶》:“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倾酤係芳醑,酌言岂终始。”吕延济注:“酌言岂终始,谓宴乐无休息也。”明刘基《将进酒》诗:“酌言进之,思心洋洋。”汉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