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虚真不渝释义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虚真】;真假。《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都道窰边去,掘开泥土见虚真。”《天雨花》第十一回:“我且将机来就计,权留於此看虚真。”《再生缘》第二一回:“再者若然从路过,入山也可探虚真。”典

【不渝】《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毛传:“渝,变也。”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风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好逑传》第十八回:“节义以不渝为奇,而不渝于曖昧之时为更奇。”周恩来《在柬埔寨王国会议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是中国坚守不渝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