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纳】《廣韻》奴答切《集韻》諾答切,音衲。《說文》絲濕納納也。又《博雅》入也。《釋名》納,弭也。弭之兩致之言也。《書·堯典》寅餞納日。《傳》餞,送也。日入言送。又《舜典》納于百揆。又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又《禹貢》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又《儀禮·旣夕禮》屨外納。《註》納,收餘也。又《禮·曲禮》納女于天子。《註》納女,猶致女也。又《禮·雜記》納幣一束。《註》納,徵也。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又與內同。《周禮·春官·鐘師》納夏。《註》故書納爲內。又《玉篇》或作衲、靹。《篇海》補綴也。又與軜同。《荀
【百谷】谷类的总称。百,举成数而言,谓众多。《书·舜典》:“帝曰:弃,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时百穀。”《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唐褚亮《雩祀乐章·雍和》:“百穀斯登,万箱攸荐。”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凡民以有易无,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麦、百穀、竹、木……笔楮使相当。”指众谷之水。《文选·宋玉<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李善注:“百谷者,众谷杂水至山之下。”唐刘禹锡《重送浙西李相公新加旌旄》诗:“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吞】《唐韻》吐根切《集韻》《韻會》他根切,音。《說文》咽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又《廣韻》吞,滅也。《增韻》幷包也。《戰國策》隂謀有吞天下之心。又《廣韻》他前切《集韻》他年切,音天。姓也。漢有吞景雲。又《集韻》咽也。《穀梁傳·隱三年註》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釋文》吞,敕恩反。又音天。《王筠詩》桓桓信無敵,堂堂寧有前。九圻良易舉,八荒安足吞。
【三江】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元方回《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杭州北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