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1.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汉桓谭《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宋周邦彦《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2.《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徐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当路】挡路;阻碍通行。《墨子·号令》:“务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踰时不寧,其罪射。”《汉书·沟洫志》:“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晋葛洪《抱朴子·审举》:“豺狼当路,则麒麟遐遁。”沈从文《泥涂》:“铜匠把地下当路的一个破碗捡拾了一下,又想走去。”2.路上;路中间。唐元稹《痁卧闻幕中徵乐呈三十韵》:“坐隅甘对鵩,当路恐遭豺。”宋苏舜钦《独游辋川》诗:“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便追出来,转个弯要进里面,便见这个人在当路站着。”3.执政;掌权。《孟子·公孙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