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隻切,音躑。讀若呈入聲。投也,振也。《增韻》拋也,掉也。與擿同。《晉書·孫綽傳》嘗作天台山賦,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弃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樏】《唐韻》力委切,音累。似盤中有隔也。《玉篇》扁榼謂之樏。又《類篇》魯果切,音臝。木名。實有皮無。又《集韻》倫追切,音虆。禹山行所乘者。《說文》作欙。詳欙字註。又《廣韻》力追切,音纍。又《集韻》《類篇》《韻會》魯水切,音壘。義同。
【眼光】贾岛《送刘知新往襄阳》诗:“眼光悬欲落,心绪乱难收。”宋苏轼《起伏龙行》:“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清秦笃辉《平书·物宜篇上》:“眼光闪烁者,多阳恶之小人。”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七章:“她的眼光落在宁金山那灰军衣上,望了老半天。”2.观察事物的能力;观点。清吴伟业《梅村诗话》:“卧子奕奕眼光,意气笼罩千人,见者莫不辟易。”鲁迅《书信集·致时玳》:“例如《作家》月刊……它的盛衰,是和‘国防文学’并无关系的,而他们竟看得如此之重,即可见其毫无眼光,也没有自信力。”茅盾《昙》五:“王司令,少年腾达,人
【明】〔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又《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又《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又《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又《詩·小雅》祀事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