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文】谓其资质具有文德。《国语·周语下》:“文王质文,故天祚之以天下。”韦昭注:“质文,其质性有文德也。”《太平御览》卷四七六引《晋中兴书》:“﹝应詹﹞弱冠知名,太宰何邵见而称之曰:‘质文之士也。’”2.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文著於质,质不居文,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3.质朴与华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鐃歌》诸曲,勿便可解,勿遂不可解,须斟酌浅深质文之间。”章炳麟《文学说例》:“语言文字之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风尚。《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后序》:“考《説文》,採《玉篇》,倣《字样》,酌时宜而手书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三:“无疑地,这项要求是适合时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