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丛天籁响释义


【皂】《正字通》俗皁字。

【丛】《唐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族平聲。《說文》聚也。从丵从取。《書·無逸》是叢于厥身。又姓。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又臺名。在邯鄲。又《集韻》或作樷。《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又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註》詩葛覃註:灌木曰藂。又《韻補》叶徂黃切,音牀。《韓愈·此日足可惜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逢音房。《韻會》後人誤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兩長兩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

【天籁】1.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籟而未闻地籟,女闻地籟而未闻天籟夫!”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林风天籟,与金奏合。”清方文《宋遗民咏·吴子昭雯》:“尤喜诗与歌,声出似天籟。”瞿秋白《荒漠里》:“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2.指诗文天然浑成得自然之趣。唐陆龟蒙《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籟疎。”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籟不来,人力亦无如何。”

【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又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