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散、关塞阻释义


【簪缨】的冠饰。比喻显贵。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龙门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鷁路頽风,想簪缨於几载?”唐李白《少年行》之三:“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明史·儒林传序》:“其他簪缨逢掖,奕叶承恩,亦儒林盛事也。”茅盾《动摇》三:“陆家可说是世代簪缨的旧族。”

【散】〔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又《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又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又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

【关塞】1.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唐杜甫《伤春》诗之一:“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世情懂得很透的老人,在关塞一带住过很久,知道汉人的生活和感情,更懂得匈奴百姓的生活和感情。”2.指函谷关和桃林塞。《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於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儁,欲共立为主。”胡三省注:“关塞,谓函谷关、桃林塞也。”

【阻】《唐韻》側呂切《集韻》《韻會》《正韻》壯所切,音俎。《說文》險也。《廣韻》隔也。《易·繫辭》德行恆以知阻。《詩·秦風》遡洄從之,道阻且長。又《商頌》罙入其阻。《周禮·夏官·司險》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釋名》山巇曰險,水隔曰阻。若泛言則山水通用。《集韻》同岨。又《釋名》水出其後曰阻丘,此以水爲險也。又《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舜典》黎民阻饑。又止也。《讀書通》通作沮。《詩·小雅》亂庶遄沮。《禮·儒行》沮之以兵。《正字通》與阻同。又《左傳·隱四年》州吁阻兵而安忍。《註》阻,恃也。《史記·秦本紀》阻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