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唐韻》《韻會》羊洳切《集韻》《正韻》羊茹切,音譽。《正字通》與豫同。《經典》通作豫。又《正韻》及也,參預也,干也。通作與。
【约】《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却切,音葯。《說文》纏束也。《詩·小雅》約之閣閣。《傳》約,束也。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註》約劑,要盟之載辭。《禮·曲禮》約信曰誓。《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又《禮·坊記》君子約言。《疏》謂省約其言也。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禮·坊記》小人貧斯約。《註》約猶窮也。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何晏註》儉約無憂患。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註》約,止也。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音義》淖約,柔弱貌。又《荀子·勸學篇》
【比邻】亦作“比隣”。1.乡邻,邻居。《汉书·孙宝传》:“后署宝主簿,宝徙入舍,祭灶请比邻。”晋陶潜《杂诗》之一:“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翁文端公年二十四时,犹一贫诸生也。其祀灶诗有云:‘微禄但能邀主簿,浊醪何惜请比邻。’”2.相邻而居。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周青士﹞工诗好客,与朱彝尊、李良年、钟渊映比隣相善。”亦作“比隣”。北齐时户籍编制的基层组织。《北齐书·元孝友传》:“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閭,五家为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