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侮】1.谓抵御外侮。《孔丛子·论书》:“自吾得由也,恶言不至於门,是非御侮乎!”《周书·魏玄传》:“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衝,足方驾于前烈。”宋胡铨《上高宗封事》:“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衝御侮乎!”邹韬奋《经历》三二:“我们要积极提倡民族统一战线,来抢救我们的国家,要全国团结御侮,一致对外。”2.指武臣。《诗·大雅·緜》:“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衝曰御侮。”孔颖达疏:“御侮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敌人之衝突者,是能扞御侵侮,故曰御侮也。”《汉书·王莽传中》:“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犇走,諫
【长城】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
【隐】〔古文〕《唐韻》《正韻》於謹切《集韻》《韻會》倚謹切,音櫽。《爾雅·釋詁》隱,微也。《註》微謂逃藏也。《易·乾卦》龍德而隱者也。又《禮·禮運》大道旣隱。《註》隱猶去也。又《說文》蔽也。《玉篇》匿也。《論語》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禮·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魯語》五而已,無有隱者,隱乃諱也。又《廣韻》私也。《論語》吾無隱乎爾。《疏》孔子敎人無所隱惜。又《玉篇》不見也。《易·繫辭》巽稱而隱。《註》稱揚命令,而百姓不知其由。《史記·韓安國傳》壷遂之深中隱厚。又《禮·曲禮》不以隱疾。《註》隱疾,衣中之疾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