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分】《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又《增韻》裂也,判也。又《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又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又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又《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又《唐韻》扶問切
【余荫】1.指树木枝叶广大的庇荫。晋陶潜《桃花源诗》:“桑竹垂餘荫,菽稷随时艺。”2.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明吴承恩《德寿齐荣颂》:“况我二三门下承餘荫而叨末光者,忝仕在近,能无激於衷哉!”胡适《<儿女英雄传>序》:“先生少席家世余荫,门第之盛,无有伦比。”3.影响所及。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这余荫,就使有一批人,堕入了对于《红楼梦》之类,总在寻求伏线,挑剔破绽的泥塘。”
【憩】《集韻》本作愒,或作憇,亦書作。《詩·召南》召伯所憩。
【征夫】远行的人。《诗·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毛传:“征夫,行人也。”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明高启《晓出东门闻橹声》诗:“征夫车转山头阪,工女机鸣竹外家。”2.从役之人;出征的士兵。《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郑玄笺:“征夫,从役者也。”明刘基《过闽关》诗之五:“征夫但恐咨询闕,莫向天涯怨路赊。”清吴伟业《避乱》诗之六:“尽道征夫苦,不惜耕人劳。”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