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致因心得释义


【逸致】世俗的意态。唐张怀瓘《书断中》:“﹝钟会﹞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衡山《溪山清远图卷》,茅屋数椽,小童远远渡桥而至,极有逸致。”叶圣陶《灵台艳影》:“吴下白生……作画亦楚楚有逸致。”2.闲适安逸的情致。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逸致因心得,幽期遇境牵。”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木》:“是我於花之未开,先享於无穷逸致矣。”《郁达夫游记·感伤的行旅》:“不过细雨骑驴,延着七里山塘,缓缓的去奠拜真娘之墓的那种逸致,实在也尽值得我们的怀忆的。”

【因】〔古文〕《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

【心得】指工作和学习中的体验和领会。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凡人读书,各有心得,虽契友不能同,亦不能喻。”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学医宜慎》:“程杏轩医案,歷叙生平治验,颇有心得。”梁斌《播火记》十三:“不是你介绍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心得,我哪里能做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