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千夫敌释义


【义勇】勇为的精神。《汉书·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宋王谠《唐语林·夙慧》:“前朝邑尉刘幽求忠贞贯日,义勇横秋。”2.指义勇的人。《后汉书·张酺传》:“酺虽儒者,而性刚断,下车擢用义勇,搏击豪彊。”唐元稹《招讨镇州制》:“尚念一军之中,岂无义勇?”3.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周书·贺拔胜传》:“率州里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招集义勇,袭杀可孤。”宋代称乡兵为义勇。《宋史·兵志五》:“时有欲以义勇代正兵者,曾公亮以为置义勇、弓手,渐可以省正兵。”4.指为抗暴而自愿组织的武装力量。如:义勇

【千夫】秦汉武功爵秩名。《史记·平準书》:“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千夫如五大夫。”司马贞索隐:“千夫,武功爵第七;五大夫,二十爵第九也。言千夫爵秩比於五大夫二十爵第九。”《汉书·酷吏传·杨仆》:“杨僕,宜阳人也。以千夫为吏。”2.特指众多的敌对者。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五:“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陈毅《读时下杂文因忆鲁迅为长歌志感》诗:“甘为孺子牛,敢与千夫对。”汉

【敌】《集韻》乎刮切,音頢。盡也。(敵)《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音狄。《說文》仇也。《書·微子》相爲敵讎。又《爾雅·釋詁》敵,當也。《疏》仇匹相當也。《易·同人》伏戎於莽,敵剛也。《左傳·文六年》敵惠敵怨,不在後嗣。又《爾雅·釋詁》敵,匹也。《博雅》輩也。《玉篇》對也。《禮·曲禮》雖貴賤不敵。又《增韻》拒抵也。《管子·兵法篇》明理而勝敵。又《博雅》上也。《廣韻》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