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饷致辛酸释义


【一饷】。唐白居易《对酒》诗:“无如饮此销愁物,一餉愁消直万金。”《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若道一时一餉,犹可安排;岁久月深,如何可度。”蒋礼鸿通释:“一餉,就是吃一餐饭的时间。”宋柳永《鹤冲天》词:“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清曹寅《纳凉过杏园食笋》诗:“一餉竹风吹盹醒,不知深处睡流鶯。”汉

【致】《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又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又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辛酸】1.辣味与酸味。《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汉张衡《七辨》:“於是乃有芻豢腯牲,麋麛豹胎,飞鳧栖鷩,养之以时,审其齐和,适其辛酸。”明徐渭《赠梁尚书公序》:“大者鼎釜,无不告矣;小者豆俎,无不咨矣;至於醢酱之琐,辛酸之微,而亦必告且咨焉。”2.酸辣的刺激感。《南史·陈纪下·后主》:“[禎明]三年春正月乙丑朔,朝会,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3.比喻痛苦悲伤。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三:“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唐杜甫《垂老别》诗:“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