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为我】战国时期杨朱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冠缨】1.帽带。结于颔下,使帽固定于头上。《韩非子·奸劫弑臣》:“楚王子围将聘於郑,未出境,闻王病而反,因入问病,以其冠缨绞王而杀之,遂自立也。”《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絶。”2.指帽。明张居正《答列卿毛介川》:“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3.指仕宦。唐李白《古风》之十九:“流血涂野草,豺浪尽冠缨。”陈炜谟《狼筅将军》:“他是世代冠缨,满室钩牒,金鸡寺的荷花有多少朵,他家就有多少官。”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