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宋陆游《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元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清郑燮《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茅盾《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王西彦《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渐散淡的黑烟。”2.一闪而过。宋苏轼《自兴国
【霜花】亦作“霜华”。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唐戴叔伦《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气昏。”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杜鹏程《铁路工地上的深夜》:“老赵把住方向盘望着前方,公路两旁的小树和枯草上挂满霜花。”2.皎洁的月光。唐太宗《秋暮言志》诗:“朝光浮烧夜,霜华浄碧空。”3.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明夏完淳《钱漱广为余内兄弟死绝句》之五:“看君壁上龙鸣剑,依旧霜花夜夜深。”清陆楣《满江红·松源署中除草得断镞》词:“斸苍苔,磨洗认霜华,悲陈刼。”4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