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祚】1.长久的福禄。汉班固《西都赋》:“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歷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2.延续福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子孙赖福,延祚至今。”晋潘岳《西征赋》:“庶人子来,神降之福,积德延祚,莫二其一。”宋袁褧《枫窗小牍》:“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以臆度之,或当时之人以黄老、浮屠并谈,于黄老视为君人之术,于浮屠遂以为延祚之方也。”
【永】《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又《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又如字。
【未央】1.未半。《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朱熹集传:“央,中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颜师古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宋苏轼《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瀲瀲夜未央。”柔石《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2.不久,不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絶灭。”王冰注:“央,久也,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