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崖】亦作“巖厓”。亦作“岩崖”。1.山崖。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夫迷山之客,迟遥响於巖崖;穷海之宾,望孤烟於岛屿。”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宋》:“﹝雍巘﹞善山水,作岩崖枯木云气,画墨梅尤佳。”2.形容性格孤高。元汤式《风入松·题马氏吴山景卷》曲:“但得仪容淡冶,何妨骨格巖厓。”
【攀跻】隮”。犹攀登。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唐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躋。”宋陆游《宿上清宫》诗:“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清戴名世《<野香亭诗集>序》:“余读相国之诗,雄健峭削,如长松千寻,孤峯万仞,而不可攀躋也。”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经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