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洋回溪通枉渚释义


【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以淺切,音衍。《說文》長流也。《木華·海賦》東演析木。又通也,潤也。《周語》夫水土演而民用。又引也。《班固·西都賦》留侯演成。又廣也,延也。《前漢·外戚傳》推演聖德。又水潛行也。《左思·蜀都賦》演以潛沫。又與衍同。《易·繫辭大衍註》王弼曰:演天地之數。又涴演,水迴曲貌。《郭璞·江賦》洪瀾涴演而雲迴。又《集韻》以忍切,音引。水名。《唐韻》亦作以淺切。又《集韻》延面切,衍去聲。淺流也。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溪】《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

【通】〔古文〕《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又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又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又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又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又也。《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註》謂道之也。又凡人往來交好

【枉渚】枉水流入沅水的小水湾,在今湖南常德市南。《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沅水又东歷小湾,谓之枉渚。”2.古地名。又名琵琶洲,在今甘肃省两当县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到,故名。唐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鵾鷄号枉渚,日色傍阡陌。”3.弯曲之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唐欧阳詹《陪太原郑行军登汾上阁》诗:“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