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曦】烈的日光。唐韩愈《郑群赠簟》诗:“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唐皎然《苦热行》:“炎曦曝肌肤,毒雾昏檐楹。”宋陆游《秋雨初晴有感》诗:“炎曦赫赫尚餘威,冷雨萧萧故解围。”2.比喻高热。明高启《驱疟》诗:“俄顷水火争,寒冰继炎曦。”3.比喻君恩。清翁志琦《反班婕妤<怨歌行>》:“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炎曦会有时,谁云恩义絶?”
【烁】《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鑠。《說文》灼爍,光也。又《呂氏春秋》人民淫爍不同。又與鑠通。《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爲刃。《釋文》爍音余灼反。義當作鑠。始灼反。《集韻》或作鑠。又《集韻》弋灼切,音藥。本作爚。詳爚字註。又歷各切,音樂。暴爍木枝葉缺落貌。通作樂。又力角切,音犖。義同。或作樂。
【肌肤】1.肌肉与皮肤。《礼记·礼运》:“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脩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史记·孝文本纪》:“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唐杜甫《哀王孙》诗:“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入夏的夜气在这山野之间仍然散布着一种浸人肌肤的森凉。”2.喻最亲近或亲密者。犹骨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春秋》不讥其前,而顾讥其后,必以三年之丧,肌肤之情也。”《汉书·叙传上》:“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颜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