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波】1.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目光。多用于女子。唐韩偓《偶见背面是夕兼梦》诗:“眼波向我无端艷,心火因君特地燃。”宋周邦彦《庆春宫》词:“眼波传意,恨密约悤悤未成。”清汤春生《夏闺晚景琐说》:“丽人薄醉未醒,颊晕微頳,眼波半溜,似有倦态。”茅盾《路》:“杜若这一声叫,把薪的头拉回来,刚好接着她送过来的一个眼波。”2.指眼色,脸色。梁启超《开明专制论》第八章:“大统领势将变为立法部奴隶,苟非伺两院之眼波,虽有贤才,不能行其志。”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盼】《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玉篇》目黑白分明也。《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註》盼,叶匹見反。又《佩觿集》美人動目貌。《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又《正韻》顧也,視也。《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又木名。《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又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又水名。《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又人名。《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又姓。《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註》黃帝時姓也。又《集韻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