谽谺岩穴深释义


【谽谺】貌。唐卢照邻《五悲·悲昔游》:“当谽谺之洞壑,临决咽之奔泉。”清厉鹗《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宫探大涤洞天》诗:“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参见“谽呀”。2.山石险峻貌。唐独孤及《招北客文》:“其北则有劒山巉巉,天凿之门,二壁谽谺,高岸嶙峋。”清金志章《钤山行》:“鈐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綫盘脩虵。”3.犹闪烁。唐杜甫《柴门》诗:“长影没窈窕,餘光散谽谺。”清赵执信《平度州道中望东北诸山》诗:“臺阁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谽谺。”4.中空貌。清史夔《弘济寺》诗:“戌削寒侵袂,谽谺树隐门。”清谭嗣同《城南思旧

【岩穴】亦作“嵓穴”。1.山洞。《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晋左思《招隐诗》之一:“巖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宋范仲淹《上执政书》:“至于嵓穴草泽之士,或节义敦篤,或文章高古,宜崇聘召之礼,以厚浇竞之风。”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飞雪崖》:“断床之下及左侧岩岸均洼入成一大岩穴。”2.指岩穴之士。《后汉书·章帝纪》:“其以巖穴为先,勿取浮华。”明归有光《邵民寿诗序》:“安陆姚克一尊巖穴。”清姚鼐《复张君书》:“僕少无巖穴之操,长而役於尘埃之内。”漢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