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艳冶】“艷冶”。1.艳丽妖冶。多形容女子容态。南朝梁庾肩吾《长安有狭斜行》:“少妇多艳冶,花鈿繫石榴。”唐白行简《李娃传》:“﹝李娃﹞明眸皓腕,举步艳冶。”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董年,秦淮絶色,与小宛姊妹行;艳冶之名,亦相頡頏。”2.指美女。唐吴少微《怨歌行》:“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羣艳冶纷来陈。”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只疑洞府神仙,非是人间艳冶。”3.谓物之美丽鲜明。五代齐己《酬元员外见寄八韵》:“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宋王禹偁《五哀诗·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海高公》:“因仍歷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