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罥索】指秋千架上的绳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春节悬长绳於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鞦韆。楚俗谓之拖钩,《湼槃经》谓之罥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穿过小亭,有鞦韆一架,上与云齐;而罥索沉沉,杳无人蹟。”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陷穽】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而閶闔九重,陷穽步设。”唐李白《君马黄》诗:“猛虎落陷穽,壮士时屈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汝何必自投陷穽也。”参见“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