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愬】《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與訴同。《詩·邶風》薄言往愬。《論語》膚受之愬。又通作遡。《戰國策》衞君跣行,告溯於魏。《註》溯愬同。又《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音索。《韻會》驚懼謂之愬。《易·履卦》履虎尾愬愬。終吉。《集韻》或作虩。亦作覤。 本作訴。或从言朔,作,又从心作愬。
【能】《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
【捕】《唐韻》《正韻》薄故切《集韻》《韻會》蒲故切,音步。《說文》取也。《增韻》擒捉也。又其人在而直追取之曰逮。其人亡而討捕之曰捕。《前漢·灌夫傳》遣吏分曹逐捕。又《韓延壽傳》吏無追捕之苦。又姓。漢捕巡。又《集韻》方遇切,音付。擊取也。與搏同。
【虏】《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虜掠也。《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又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 《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
【取】《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又《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又《集韻》《
【肝鬲】亦作“肝膈”。犹肺腑。比喻内心。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拳拳输情,陈露肝膈。”宋曾巩《寿丘山》诗:“我与二三友,欢言同几席;神清軼埃壒,趣合尽肝鬲。”宋王安石《辞仆射第二札子》:“区区所陈,备出肝膈。”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刘公﹞乃挑灯作札,罄吐肝膈。”章炳麟《革命之道德》:“追怀往誥,惕然在心,为是倾泻肝鬲,以貽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