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陈毅《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2.叹词。表示赞美。明黄溥《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赵氏何其隆!”清黄遵宪《纪事》诗:“吁嗟华盛顿,及今百年矣。”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唐寒山《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