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說文》作。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斟】《廣韻》職深切《集韻》《韻會》《正韻》諸深切,音針。《說文》勺也。《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註》斟,勺也。又《周語》而後王斟酌也。《註》斟,取也。又《後漢·馮衍傳》意斟愖而不澹。《註》斟愖,猶遲疑也。又《揚子·方言》斟,益也。《註》言斟酌而益之。又《玉篇》計也。又國名。《左傳·襄四年》滅斟灌及斟尋氏。《註》二國,夏同姓諸侯,仲康之子。又姓。《姓氏急就篇》漢博士斟尚。
【玉】〔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
【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說文》利也。《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又澾也。《杜甫詩》霜濃木石滑。又州名。《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又水名。《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又古國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又鄭地名。《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又珠名。《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又姓,漢滑興。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
【无声】1.没有声音。《庄子·知北游》:“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三国魏曹植《七启》之一:“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唐韩愈《送孟东野序》:“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金元好问《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舞云之春风,润物无声。”巴金《探索集·友谊》:“看见了西园寺先生、清水先生和其他几位朋友的眼泪……我却无声地哭了。”2.吞声;不说话。唐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元倪瓒《画竹赠申彦学》诗:“写出无声断肠句,鷓鴣嗁处竹苍苍。”茅盾《子夜》六:“他这无声的温柔的抗议,可以引出林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