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古文〕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殺也。《書·盤庚》重我民,無盡劉。《詩·周頌》勝殷遏劉。《左傳·成十三年》劉我邊陲。又《爾雅·釋詁》劉,也。《疏》謂敷也。又《爾雅·釋詁》劉,樂也。《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樂。《詩·大雅》捋采其劉。《毛傳》劉,爆爍而希也。又《爾雅·釋木》劉,劉杙。《註》劉子生山中。《疏》劉一名劉杙,其子可食。又姓。《韻會》凡二十五望,自陶唐氏劉累之後。又《集韻》力九切,留上聲。好也。又《集韻》龍珠切,音鏤。殺也。漢禮,立秋有貙劉。又《同文備考》作鐂。
【逃禅】逃出禅戒。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禪。”仇兆鳌注:“逃禪,犹云逃墨逃杨,是逃而出,非逃而入。”2.指遁世而参禅。唐牟融《题寺壁》诗:“闻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学逃禪。”明无名氏《四贤记·邂逅》:“端恐路途未稳,学逃禪云外,觅个亲人。”胡怀琛《送亚子归梨里》诗:“商量偕隐谋非错,检点逃禪事亦难。”典
【兴长】助长。《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