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廣韻》《正韻》悉兩切《集韻》《韻會》寫兩切,音鯗。《說文》冀思也。註希冀而思之也。《後漢·王霸傳》夢想賢士。《晉書·謝安傳》悠然遐想。又《增韻》意之也。物未至而意之也。又《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十曰想。《註》鄭司農云:想者,輝光也。鄭康成曰:想雜氣有所似,可形想也。《六書精薀》心有所欲而思也。字意从心从相,言有所著也。
【这】《廣韻》魚變切《集韻》牛堰切,音彥。《玉篇》迎也。《正字通》周禮有掌訝,主迎。訝古作這。毛晃曰:凡稱此箇爲者箇,俗多攺用這字。這乃迎也。
【虚名】际不符的声誉。《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汉徐干《中论·亡国》:“莽之为人也,内实姦邪,外慕古义,亦聘求名儒,徵命术士……徒张设虚名以夸海内,莽亦卒以灭亡。”宋秦观《财用上》:“晋人王衍者,口不言钱而指以为阿堵物,臣窃笑之,以为此乃姦人故为矫亢,盗虚名於暗世也。”茅盾《八十自述》诗:“忽然已八十,始愿所未及。俯仰愧平生,虚名不副实。”2.没有实际内容或与实际内容不合的名称、名义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卫君入朝於周,周行人问其号,对曰:‘诸侯辟疆。’周行人却之曰:‘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
【声】《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又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
【到底】1.直到尽头。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利器从头匣,刚肠到底刳。”元杜仁杰《耍孩儿·喻情》套曲:“铁毬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周恩来《恢复生产,建设中国》:“我们要把战争进行到底,把革命进行到底。”2.始终;从头到尾。唐牟融《寄范使君》诗:“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諏。”宋杨万里《寄题喻叔奇园亭·磬湖》诗:“洞庭张乐起天风,玉磬吹来堕圃中;却被仙人鎔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道人来去几番,老翁相待到底是一
【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高平曰原,人所登。《爾雅·釋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禮·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又《前漢·食貨志》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司馬相如傳》爾陿游原。《註》孟康曰:原,本也。又《爾雅·釋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貞。《朱傳》必再筮,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註》末,勿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前漢·禮樂
【无益】利益的事。《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2.没有好处;没有裨益。《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於张廷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故知信不由衷,盟无益也。”唐杜甫《送李校书》诗:“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邹韬奋《本刊与民众》:“什么是民众……徒赖遗产,除衣食住及无谓消遣以外,对于人类丝毫无益的蠹虫也不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