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秦及汉初,其位尊于丞相。后为宰相的尊称。《战国策·东周策》:“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汉书·百官公卿表下》:“高帝元年,沛相萧何为丞相。九年,丞相何迁为相国。”宋高承《事物纪原·师保辅相·相国》:“亦秦置官,始皇帝立,尊吕不韦为相国。汉初萧何亦为之,今人以呼宰辅也。”清孙枝蔚《西湖》诗:“相国能行乐,居人自不平。”汉
【方胜】形状像由两个菱形部分重迭相连而成的一种首饰。后借指这种形状。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著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牋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王季思校注:“胜本首饰,即今俗所谓綵结。方胜,则谓结成方形者。”许地山《换巢鸾凤》:“走路时,珠鞋一步一步印在软泥嫩苔之上,印得一路都是方胜了。”
【骧】《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爾雅·釋畜》後右足白驤。又《說文》馬之低昂也。《六書故》馬行迅疾,首騰驤也。又舉也,遠也。《蜀志·諸葛亮傳》亮之素志,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潘岳·籍田賦》龍驥驤騰。又官名。《晉書·五行志》孫皓天紀中童謠曰: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武帝聞之,加王濬龍驤將軍。又古通襄韻。《前漢·韓彭英盧敘傳》雲起龍襄,化爲侯王。又《集韻》如陽切,音穰。馬右足白。《字彙補》作馬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