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背】1.指切合与不切合。《尉缭子·天官》:“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2.谓迎合或背弃。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以闚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3.谓拥护与反对。《魏书·杨侃传》:“今且停军於此,以待步卒,兼观民情向背。”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参劾会试大座师者屡见……而参荐主者无一人焉,其向背最为易见。”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四:“中农态度的向背是决定革命胜负的一个因素。”4.谓反复不定,有
【稀稠】犹言疏密。《汉书·刘向传》:“异有小大稀稠,占有舒疾缓急。”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