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祝史】1.祝官、史官的合称。《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孔颖达疏:“祝官、史官正其言辞,不欺誑鬼神,是其信也。”《国语·周语上》:“内史过从至虢,虢公亦使祝史请土焉。”韦昭注:“祝应史嚚。”2.司祭祀之官。《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於国北。”孔颖达疏:“祝史,掌祭祀之官。”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诗:“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林至庙斋宿,是夜,龙降於祝史欧阳均肩。”清唐孙华《春日病中杂咏》之三:“灵气何用谋蓍策,祝史无烦凟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