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1.不可。《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劌曰:‘未可。’齐人三鼓,劌曰:‘可矣。’”《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唐杜甫《剑门》诗:“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民族主义的文学家在今年的一种小报上说‘鲁迅多疑’,是不错的,我正在疑心这批人们也并非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变化正未可限量呢。”2.未必可以。《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何晏
【逃名】1.逃避声名而不居。《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唐司空图《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庞树柏《寄怀俞养浩先生》诗:“逃名儻悔才为累,畏俗无如酒最宜。”2.逃脱罪名。唐刘知几《史通·惑经》:“自夫子之修《春秋》也,盖他邦之篡贼其君者有三,本国之弑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録,使其有逃名者。”
【利】〔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詈。《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又《廣韻》吉也,宜也。《易·賁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註》利猶貪也。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註》利,滑密也。又州名。《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又《韻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