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分皂白也生嗔释义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分分】,通“忿”。《吕氏春秋·慎大》:“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高诱注:“分分,恐恨也。”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二》:“分分,当作忿忿。”一说此“分”假为“混”,“混混”,亦殽乱义。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慎大》。

【皂白】亦作“皁白”。1.黑与白。多比喻非与是。《诗·大雅·桑柔》“匪不能言,胡思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皁白,言之於王也。”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膺谓覲曰:孟軻以为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弟於是何太无皂白邪!”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岂期数有迍否,天无皂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新郑狱》:“公以无质实,叱去之。二人下,皆以官无皂白。”王西彦《人的世界·第五家邻居》:“﹝母子两人﹞一到了我对面的屋子,就不分皂白地把那位外省的年轻女子毒打了一顿。”2.佛教称僧徒和俗人。僧徒衣黑,俗人

【也】〔古文〕《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音野。語已辭。《說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又發語辭。《岑參詩》也知鄕信曰應疎。又姓。明也伯先。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杜甫詩》靑袍也自公,是也。又《正韻》養里切,同迤。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嗔】《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說文》盛氣也。《玉篇》聲也。引《詩》振旅嗔嗔。○按今《詩·小雅》本作闐闐。又《廣韻》昌眞切《集韻》《韻會》《正韻》稱人切,音。《廣韻》本作瞋,怒也。《集韻》本作謓,亦作。《韻會》嗔本音田,至唐聲尚如此,今俗則以爲瞋嫌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