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古文〕惌《唐韻》《正韻》於阮切《韻會》委遠切,音琬。《說文》屈草自覆也。又宛然猶,依然。《詩·秦風》宛在水中央。《註》宛然,坐見貌。《魏風》好人提提,宛然左辟。《註》宛然,讓之貌。又丘名。《爾雅·釋丘》宛中,宛丘。《又》丘上有丘爲宛丘。《註》宛謂中央隆高。又平聲。《玉篇》《集韻》《類篇》於袁切,音鴛。大宛,西域國名,去長安萬二千五百里。又縣名。《一統志》宛,本申伯國,春秋時屬晉,戰國爲韓宛邑,秦爲宛縣,漢因之,明屬南陽府。又姓。《左傳》鄭大夫宛射犬,楚大夫宛春。又去聲,於願切,音苑。小也。《詩·小雅》宛
【是人】任何人。唐姚合《赠张籍太祝》诗:“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宋周邦彦《梅雪》词:“迴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説。”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
【寰】《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天子封畿內縣也。又州名,河東化外。又《正字通》宮周垣也。又《廣韻》元甸切《集韻》《類篇》熒絹切。同縣。《穀梁傳·隱元年》寰內諸侯。《註》寰卽古縣字。又叶胡官切,音完。《白居易·悟眞寺詩》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甎。 《說文》本作寰。寰字說文寰,从宀瞏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