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1.形容盛大。《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尔乃丰层覆之耽耽,建高基之堂堂。”张铣注:“堂堂,高敞貌。”元耶律楚材《和孟驾之韵》:“天兵一鼓下睢阳,旌旗整整阵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金字塔》:“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2.形容容貌壮伟。《论语·子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言子张容仪盛而於仁道薄也。”《后汉书·伏湛传》:“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鬚眉,诚不若彼裙釵。
【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又《易·坤卦
【正公】古代官名。指三上公。《穆天子传》卷一:“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郭璞注:“正公,谓三上公,天子所取正者,郊父为之。”《后汉书·独行传·周嘉》:“﹝周燕﹞当下蚕室,乃嘆曰:‘我平王之后,正公玄孙,岂可以刀锯之餘,下见先君!’遂不食而死。”